考查燕北长城

时间:2019-09-25   作者:淞橼丨   来源:原创
  2012年8月24日于内蒙古赤峰元宝山区考查燕北长城。
 
淞橼在燕北长城遗址
 
 
 
2500年前住军餐具
  
燕北长城是中国建造最早的长城之一,其修筑的起因是出于燕国对于东胡的防范。
分布于赤峰境内的燕北长城由燕北内长城和燕北外长城两重体系构成,学术界称为燕北内长城和燕北外长城。其具体走向是西自与河北交壤的喀喇沁入境,东向经元宝山区进入辽宁建平,复经赤峰敖汉进入辽宁北票境内。内外两线长城的建造根据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势而建。除利用自然地理优势的山险和河险,遗迹比较清晰的筑造方法有石筑、土筑、山险培三种。燕北内线长城相比外线长城设置了更多的烽燧,数量多达40余处,而外线长城的烽燧数量急剧减少。这些烽燧的修建,形成了快速的军情传递系统,加强了边塞的防御能力。长城线上烽燧的大量出现,是长城从初创走向成熟和完善化的重要标志。和燕北内线长城相比,燕外线长城向北推移了1—50千米,在建造上要稍晚于内线长城。秦开袭破走东胡,建长城,置五郡,应是燕北内线长城。此后,燕国在打击东胡势力中不断取胜,疆域向北拓展,就又在内长城之北设置修建了另一道防线,即燕北外线长城。燕国为巩固北部边境而修筑的这条长城和所置郡县等一应军政建置与设施,为后来的秦汉政权所全盘承袭。燕北长城作为战国时期兴建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在长城发展史上具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保卫地区和平环境和农业文明的屏障;是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是地区民族融合的纽带;是古代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哪个封建王朝修建的长城,都没有作为自己国界的标志,在我国北方生活过的众多游牧民族,他们和汉民族经常接触、频繁交往,共同开发我国北方和东北这块广阔的土地,也从来没有受到过长城的限制。历史上的我国北方各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燕北长城遗址
战国后期,在中国历史上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的局面,各国诸侯互相割据,烽烟四起,龙虎相啖,连绵不断。燕国地处北境,偏于一隅,在七雄中是一个地小人少,国力簿弱的诸候国。《战国策•燕策一》记道:“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它的北部有强悍的游牧民族东胡,南部有强大的齐国,几乎完全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对燕国构成严重的威胁,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发掘的新资料还证实,处于燕西的小国——中山国还曾一度举兵伐燕。国力簿弱,必受欺辱,燕国的君臣们都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到了燕国中后期的昭王时期,他劢精图治,招贤纳士,实行改革,富国强兵,使燕国转弱为强,一振国势。司马迁对燕昭王的革新进取,给予热情的肯定。燕国的再次振作,并凭借积蓄的国力和军力,开始了对“东胡”的反攻。
燕国名将秦开,在对东胡具有历史意义的反击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是作为燕国的人质,在东胡滞留数年,深知东胡的政治经济,地理及用兵。当他回到燕国时,这位贤将为了报答燕君恩宠,胸有成竹策划了对东胡的总反攻。处于游牧初兴阶段的东胡,对秦开的用心全然无备。结果秦开总领燕国大军,一举袭破了东胡。这就是我国北方民族史上著名的“燕胡之战”。
受到沉重打击的东胡部落,退居西拉沐沦河以北,在距中心根据地千里之外的广褒草原上以生息为要,继续养精蓄锐。而燕国只是暂时的胜利,仍有后顾之忧,于是秦昭王,赵武灵王便修筑了燕长城这一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筑长城以拒胡。
燕国先后筑有南长城和北长城。南长城即易水长城,以易水为塞。《史记•正义》又称马邑长城或燕长城。后来在郦道元《水经注》中均有记载,筑造在燕国易州境内,即今河北易县,“绵延断续,势如冈阜”,即燕之易水长城。   
燕北界长城即燕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余千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拒胡。”造阳,在今河北宣化境内,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境内,这就是横垣东北、华北的造阳——襄平燕北长城,今松山地区为其中段的要冲。
燕北长城在松山区西部的大夫营子乡二龙库村,经大庙到初头朗,接衣家营子、五里岔、连水地乡、水地村,东越老哈河经小河沿横穿敖汗旗,在下洼子镇东出,进入奈曼旗境内,全长500余里这条土筑长龙蜿蜒盘亘在崇山峻岭中,这就是历史上的燕北长城的外线长城,经过松山区的一段。
燕北长城是燕国与东胡民族的地理分野,东胡是生息于我国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春秋前称为山戎,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就活动在西拉沐沦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富河文化就是东胡族先民的遗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之一的燕北长城,由于战线长,范围广,地势复杂,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在筑造和地形选择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长城构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石筑、或土垒,城墙宽2—3米,高度一般为3—4米左右。在多石地段,民工采用自然石块,分段筑造,连成一体。在地势较平土层较厚,缺石或少石的地段,即以土筑,就地采取夯土板筑,由于年月久远,水土流失,土墙已不复存在,只残留一道隐约可见的黑土带,雨过天晴,或旭日东升时,远远望去象一条黑色巨蟒盘旋在大地上,长城在林区多竖以栅栏。如遇两座陡峭的山峰,则在两山头之间用自然石块稍加垒砌,加以连接,就构成了天然屏障。充分利用了悬崖、沟坎、河床等自然天险。
长城地形的选择,取决军事防御功能的需要,长城地形选择遵循“因边山险”,“以河为塞”两个原则。长城筑造在崇山峻岭之中,就可以形成天险。临河而筑就可以造成固塞。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在长城沿线内侧的高大山峰上,修筑了大量的峰火台。沿途多设台、亭、嶂、城等军事设施。台亭址,一般多筑成圆形土台,选择的地势较高,多筑在长城线上或墙体内侧,台就是观察、了望、报警的锋火台。亭也是观察警戒的地方,类似于较小的营房。嶂是“山风吹草动小城”规模大于亭址。是长城内侧规模较大的固定性军事设施,是调遣指挥军队的地方,也是重要的驻兵或居住址,其中包括:
五里岔嶂址:位于松山区当铺地乡五里岔村北,在相距2公里的范围内两座嶂址并列,其中一座平面布局略成方形,每面墙长、宽各50米,嶂址高出地面近3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米,地表遗物以战国—秦代灰陶板瓦,铁锅残片,以及类似秦陶量形制的器口沿。另一座为长方形土城,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四面墙垣基本保存。城内地表遗物极丰富,以灰陶罐、灰陶瓮、灰陶豆,鱼骨盆为习见,还采集过燕刀币。城外西北角有大面积的战国—秦代居住遗址,是秦长城沿线的重要遗存。
蜘蛛山遗址:位于旧北大桥蜘蛛山,地处锡伯河、阴河、召苏河、舍路嘎河,半支箭河汇合处,北距长城7.5公里。
摩天岭烽火台:筑在水地乡八家村老爷庙后山摩天岭山巅长城线上。高度出英金河面150米,台址圆形。直径约10米,由四层石阶垒砌,台址现存外观为近代人堆砌的“敖包”。山顶上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居高临下,极利于屯兵防卫。台址附近散布战国—秦代,绳纹灰陶器及大型绳纹穿孔板瓦等遗物,说明当年山头上有过壮观的军事建筑。
山水坡嶂址:位于夏家店乡山水坡村西北,北距长城0.7公里。嶂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30米,南墙中部似有城门,已被水渠冲刷,东、西、北三面墙保存完整,夯筑土墙。现存高4—5米,基宽10米,项宽3米,其中有建筑台基。当为指挥所处。地表散布遗物极丰富,主要是战国——秦代灰陶罐、盆、豆、瓮、板、瓦、鱼骨盆等。陶质厚重,火候较高,工艺较细,背面一般都有布纹,是典型的战国——秦代遗物。此城位于长城脚下,西北以山峰为屏嶂,东、西、南三面为开阔的丘陵平川。城南1公里为英金河,过河为群山峻岭,利于扼守。
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军事地理学家在修筑长城时,毫无例外地要“筑城嶂列亭台”,使它和高大的城墙浑然一体,构成坚固的铜墙铁壁。
燕国修筑北长城,和东胡民族的兴衰有着关系,东胡(山戎)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商、周之际即活动于今西拉沐沦河流域,从战国——秦汉时期,一直是我国北方境内强大游牧民族之一。虽然“各分散居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莫能相一”,然而却创造了较高的物质文明。
燕国修筑燕北长城以后,在北方设置了辽东、辽西、渔阳、上谷、右北平五郡。其中辽东郡在今辽阳境内。辽西郡治在今朝阳县境内。右北平郡在今宁城县境内,渔阳,上谷二郡治均在河北省境内。这是我国北方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的郡置。
燕国长城,开创了我国修筑长城的营造格局,在我国长城修筑中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因地形,用制险塞,便于攻战;列亭台,候望所居,利于瞭望;设障塞,山中扼关,便于据守;筑城堡,控扼全线,利于驻屯,调遣戍卒。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燕国作为七雄之一的诸候国,虽然不复存在,但燕国历史文化作为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却永远载入史册。


上一篇:游塘栖古镇:参观杭州余杭区收藏家协会塘栖分   下一篇:二访真仙韬光寺,丹崖宝洞谒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