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字何义[引文](2)

时间:2019-09-16   作者:淞橼丨   来源:原创
 

(《以武入道,以道论武》第2部分

  中国文化报所办文化传播网所载湖傕关于《“武”字何义》的文章,对“武”别有一番论说,列全文于下:

 

  一桩两千年的文字公案——“武”字何义?

 

  [ 武,《说文解字》收在戈部。《康熙字典》改为止部。《说文》许慎注引“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宣十二年左传文)《康熙字典》武字条引得多一些。“(左传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为武。'(又)‘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这是东汉许慎引用《左传》的文字。当时流行的《左传》是经过孔子编订的,浸透了孔子主张的儒家经典。大家知道《论语》中说“子不语力乱怪神”。从以上引文来看,孔子在整理《左传》的过程中,精心渗入自己的思想意识,这里“止戈为武”结合后面一句“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使人认为是一种主张和道德。“夫武……有七德”是“止戈”的注解,意思是说武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于禁止暴力,收藏兵器,收敛军事,保护国家首脑(大指代王),建立定国安邦的功业,使人民安居乐业,让大家过得愉快,使财富很快的积聚起来。武有这样七种高尚的德行。一派文治武功的祥和景象。这里出了一个大大的谬误。首先,这是孔子编纂过的文本,浸透了孔子以德治世,以礼乐教化天下的主张。其次,从籀文“武”的字形来看,显然是一个合体会意字,即一个人扛着戈。下面“止”字是脚趾之形,即是脚印的意思。《说文》以此引申出“迹也,此武之别一义也”。“止”字与“之”字通假,“之”字由“止”而来,后多为虚词之义。但在先秦文献也有实词的义项,即走向、去往的意思。如“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而“武”的“止”正是脚趾之义引申出“之”字义,即指代一个人且有走着的意思,即一个人扛着戈在走。向哪里走?是去征伐,是动用武力,是征服。这才是武字的本义,原始义。

 

  遗憾的是这一错就是两千多年,错在许慎,源于孔子。又由于《说文》是较早的工具书,一代代地影响了更多的人,乃至影响了中国文化,一直错到《康熙字典》,错到近代,错到当代。大家知道20世纪80年代围绕海灯法师和少林寺出了不少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讲到武字时总是说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道德,是止戈,是停止战争,是和平,这真是大大的南辕北辙了。由于这一错误,宋代弄出了一个文官带兵的局面,虽然文化有了一些发展,但武化极大削弱而不得不偏安一隅,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到了这里形成一个下滑的折线,使岳飞发出“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悲叹。

 

  试想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解决问题固然需要教化、文治,但假若没有武装力量,不要说外敌,单是内部就可能造反生事,动荡不安。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理性有了高度发展,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尚且依靠武力;难道在人类刚刚脱离了野蛮、蒙昧的先秦时代,解决问题不崇尚武力,反而放弃武力吗?真是天大的玩笑。究其原因,我以为是在对这个字的文化传承的过程中,缺乏一种求索的精神,是思想禁锢、盲目迷信所致。这个错误,固然是孔子作了手脚,许慎未能校勘出来;但流行了两千多年,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崇文多、尚武少,缺少一种勇武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联想到历史上,元、清的成功和中国甲午的惨败,使人不由得不大声疾呼:尚武吧,中国!但我们今天的尚武是要提倡强身健体和一种勇武的精神,而不是野蛮和侵略。(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所愿。

 

  愿尚武之风久住武坛!愿尚武之风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永不退色!

 

  “以武入道”这一武当古老的传统也向世人证明了以武助道,以道助武,武道相辅相承的紧密关系。

乾坤萬象玄光刀·敬德舉鞭

弟子大地震動於蘇州寒山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