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源论“桩”(4)

时间:2019-09-19   作者:淞橼丨   来源:原创
 
松源论“桩”——有感王公持桩之文
武当太乙铁松派十四代嫡传 郭连成
引王乡斋老先生文:
又持桩切忌死持一式,各式须交替轮流,每日如此。同时又须有站卧之分,站式与卧式尤须坚持。如是始有调配生理机能之作用。各式桩法虽皆可培育内劲,但各式之效应不同(故以桩功治病,才因人设式)。若死持一式,从技击角度看则为偏颇,学者慎之!每日之中持桩时间以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宜。每日持桩之时间应占练功总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三分之一做试力,就我之经验而论,如此为宜。盖桩功为意拳之基本功之故也。
松源按:
“持桩切忌死持一式,各式须交替轮流,每日如此”,“又须有站卧之分”,王公此语经典!武当留有“三桩九法”之说,而现今我武当门人几人知之?武当宗传明示:行桩不能死持一桩一式,须至少三桩依次行动,又须静桩与动桩轮换,方可谓得之法传。《行功十八伤》中云:“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违背该理则必遭此伤,希学者明察。
太极拳归属于武当拳宗,依然遵循武当拳宗理法,但如今习练正宗太极拳者站桩者少,为何?桩有动静之分,动桩为行功,静桩为桩法(桩,不动者为桩),太极拳为“寓桩于拳内”之功法,其虽为动势,但行拳悠缓,阴阳分明,虚实清楚,经云:“太极阴阳少人修”。分阴分阳,正是动静二桩相互转换,因而太极拳有功力拳与功夫拳之称。太极拳理法有云:“由动入静,顺理成章”。太极者,阴阳也,阴主静,而阳主动,太极拳行功之时有一动必有一静,一静生一动,如此往返循环连绵不绝方有其妙。武当太乙铁松门中留传之玉环桩何尝不是如此。玉环桩双手前推之时,重力集中于前腿,此时后腿后足为虚式;后坐时重量集中于后腿,前腿前足为虚,……(详见笔者专论《玉环桩与自然相约》)。然,如今之玉环桩学人少有如此之精专,其纯功难以运化,其原因在于“双重之病”未悟。“双重之病”是玉环桩在推广20多年来为教授者与学人所欠缺的功课,又是此功法“不能运化”之结症所在,如此使其优良功法难见精专者。松源所见之玉环桩视频中绝少有良工者,可叹!玉环桩中规中矩者多,其行功过于僵硬呆板,不见松柔,难觅阴阳,缺少生命的灵动;玉环桩起强劲者众,满身牛劲,自以为已得阴柔之美,已显乾刚之健,悲哉!试问,何为行云流水之自然功态?何为玉环桩养生之功效?又何为玉环桩技击之功能?广大的玉环桩学人,还是让我们重温一下《太极拳论》吧。“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桩法虽皆可培育内劲,但各式之效应不同(故以桩功治病,才因人设式)”。
一桩一法怎么安身立命?死持一桩,经年日久,依拳理“久站伤骨”,进而伤残。桩法即能练出功夫,又能因不正确之方法导致疾病,学人不可不察。我的师父反复告诫且明示于我,授人之时,万万不可只练一桩一法,且要识一桩一法的变通之理。以多取胜(时间多,次数多),这样必将贻害身心,难得内功。然而,现今还有部分练功者,依靠己之顽强信念于一招一式上下威猛功夫,行动时间久(几个小时),行功次数多(成千上万),试问如此之学人,曾收获几何?可曾练就梦想之奇功?松源不禁为此叹惜!“若死持一式,从技击角度看则为偏颇,学者慎之!”久持一桩一法不仅仅于内功修养有害,而且于技击无益,学者应当明辨。王公所论持桩时间颇为合情合理。关于大字桩修习时间,请学人参阅松源《大字桩习练时间纵横谈》。武当玉环桩之行功时间及理法已纳入松源《玉环桩与自然相约》中,不久即会与读者见面。 “故以桩功治病,才因人设式”,这也是松源只面授学人,依人而授教之因。漫笔至此,松源不由得慨叹王乡斋老先生之真才实学,更感动于他务实科学的治学态度。于是,松源更深刻地懂得在这大千世界,寻武觅道途中,能得遇明师,并能得其真传,实属幸事。
今天早晨,松源驾驶着清虚师尊送给我的摩托车如往常上山练功。快进入练功场时,恰遇二师弟(松源为清虚师尊座下掌门大弟子),边谈边走。这时师父的话语传入我们的耳畔——“你们还是下山走走步吧,这样一样能锻炼身体,练功夫不是为了好玩,练不好能把人练坏了。我在山上只教我的徒弟,不是徒弟的不教,我教徒弟还教不过来,我有我的事,没有那么多时间。”入练功场发现,师父正在劝走旁边因好奇而想学功夫的几个年青人。曾几何时,师父教授松源及师弟诲人不倦之教风令松源感动,天真直言之品德令松源崇敬;对松源寄予的厚望令松源不敢懈怠。师尊每每鼓励松源与同门,“没有状元师父,却有状元徒弟”。闻此内容,作为学人弟子,几人不心潮澎湃。的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师者之胸怀,是师者之诚望,亦是师者之责任。
2007年7月3日懒龙楼主郭连成于养真斋轩窗下
 
杵开山门
仙杵打开通山径,山人几度普慈航。
六合本为金三品,此系禅法第一桩。
上一篇:松源论“桩”(3)   下一篇:全面解读《真元窥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