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统一、净化真正的自我(3)

时间:2019-10-22   作者:淞橼丨   来源:原创
 
4、修真要素之“品性高”拾零
修为之士要想取得修真的成功,古人认为应具备三要素:品性高,师法古,因缘巧。书画界也有与此相近之说,如《续书谱·论形象》有论:“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书法三昧》亦言:“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固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古人论作书:“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用功勤”。由此可见人品与德性在成就艺业上是多么重要。此理亦为“养意”之理法。武当道脉有三层境界:养人、养意、养心。此三层境地,学人于“养人”境地似有可得,“养意”者少见精专,至“养心”境界者则已鲜见了。笔者于《真元游记·道脉嫡传》专章畅谈“养人”,“养意”,“养心”之理法,那时再与学人会目。
品性高,师法古,因缘巧,这三点在今天看来也不乏真知灼见。“品性高”为品德高尚、人格有魅力,性情高古;“师法古”意为修真有着渊源的历史,先哲、圣真皆有印证,有成功的经验为凭,乃千古不易之法。它不因历史的沧桑巨变而淡灭其光辉;“因缘巧”似乎是一种偶然的仙遇,但是,这其间不知要有多少磨炼与真实修为才会偶有一得,幸有一遇。偶然中存在着必然。能得此仙遇者必有其人性与韧性的根源。得之难,练之易,身在其中,“习其道难言其妙”。妙境则需要一个痛苦且久长的磨炼过程——课己课体课心性,从自己出发,从做人出发才会有偶遇的可能,继而才会有成功的可能。那么欲修真之人应如何做人?修真之人要具备怎样的品质?欲谈人之品质,让我们回顾一下先贤圣人之言教:
首先,看道家。老子《道德经》以“道、德、仁、义、礼”开端,其文为“故失道而句(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失义而句(后)礼”。此四句意为:所以,失去了完整的“道”就讲“德”,失去了“德”就讲“仁”,失去了“仁”就讲“义”,失去了“义”就讲“礼”。老子认为“道”是完整的,而“德”、“仁”、“义”、“礼”等对“道”的体现却是不完整的、片面的,越来越贫乏的。
其次,谈儒家之理念。儒家学说对事物的认识以人事为基础。它提出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是最基本的。儒家思想的大同社会,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实现方法,都回避了对“利” 的追求。当然,儒家并非完全回避对“利”的所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其实就是儒家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这是对“利”的一种理性评价。还是让我们透过对“仁义礼智信”的新解而认识儒家之风范吧。
仁:仁慈,人道;提倡人道主义精神。
义:关爱,关注;关爱家人朋友,关爱老弱病残,关注弱势群体。
礼:礼貌,礼仪;注意公共形象,礼貌待人。
智:智慧,创造;提倡创新于创造。
信:信用:人无信不立,建立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基础。
最后,观佛家戒律之森严。佛家戒律里已明确规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赌博、不饮酒等基本五戒律。进而还有八戒,十戒,乃至俱足戒。“经律论”三藏专有“律藏”,又有律宗一脉,深入佛法者可知法度森严。松源自少入佛门,耳薰目染于佛家气象。佛家以善念为本,慈悲为怀。自童年起,奶奶于我的童蒙教育就有佛家所言的“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照灯”。由此可见佛家之广大仁爱之心境,大慈大悲之慧教。从师之后,习之坐课,又知“十戒一定,十定一禅”,佛家之法度,何人敢越“雷池一步”?
由此,道言之有序而微,儒论之细致而极,佛谈之广阔而大。
正如前言,老子所言“道”是完整的,而“德”、“仁”、“义”、“礼”等对“道”的体现却是不完整的、片面的。而“德”最近于道,因而有“道德”之说,道祖老子之为《道德经》而非《德道经》。不妨反观之:“礼”、“义”、“仁”、“德”、“道”,此为升序排列法。再看,近于德者,为“仁”,此与儒家相合,如此便明了道儒之次序。儒家除“仁义礼智信”外,又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佛家之戒律如同现今之法律,明目繁多,一言难尽。
“德”在修道中非常重要,古人云:“德无道不立,道无德不载。”道与德形影不离,故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言“品性高”,松源有课己课徒之言“得道不难,养成良好之品格,遵守社会公德,保持己之道体,孜孜不倦的求法,余下要做的只是等时间、机遇与师之所授了”。
修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不得有丝毫空幻。它蕴含着“全凭心意练功夫”之理,但它又是物质的、实际的,可实证的,而绝非谈虚论梦。我们要投入其中,怀高古品格,持求是心态,积极进取,勇猛精进,向人类的神圣修真之巅前进。
 
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5、传统文化与修真文化之感悟……
修真文化由来以久。从鸿蒙之际,先哲们就有超世的智能,留下绝响。贤侠剑道功夫为一门美妙绝学。她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智能的真晶,让我们领略古文明的风采神韵。如今,笔者踏入这座伟大的神秘殿堂,深感幸运与惬意,于中发豪情壮语:穷毕生之精力,向师辈贤者学习传统文化之精髓,益于自己,益于社会。
古人“日书黄庭数千过”去寻找完善、统一、净化自我之途。“内执丹道,外显金锋”,这是张三丰祖师提出的宗旨。作为一个驽钝之人的我更感到自己知识的贫脊。所以,我将尽我所能完善自我。如有成就,定会尽力指导迷途之人走上修真之径。
(1993年12月15日于王松龄先生作古三周年纪念会后,我感修真之途艰难作《完善、统一、净化真正的自我》之文以自勉。2006年10月又锦上添花,补成完壁)
(文/松源)

上一篇:完善、统一、净化真正的自我(2)   下一篇:功理功法漫谈——朗真泛波接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