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大字桩 第3部分

时间:2019-09-16   作者:淞橼丨   来源:原创
 
十、大字桩的心法及其嫡传
万法同宗。大字桩并非铁松派所独有,武当清虚门同样留有大字桩的传承。在泛波海内外的太极拳中也出现了对大字桩的描述,如余功保所著《精选太极拳辞典》载有:“大字桩,太极拳内功桩法之一。因其形如汉字‘大',故名。练法如下:两脚分开站立,略宽于肩;两臂由侧面向上抬起,约与肩同高;两手掌心向上,如托两球;沉肩坠肘,目视前方。”此描述与太乙铁松派元明功中的第六式掌托日月类似。但太乙铁松所言的大字桩与清虚、太极拳的大字桩不尽相同,其理法有独特之处。例如:一、太乙门的大字桩桩形掌心向下;二、青少年习练时应视其自身的骨骼特点或功夫进展情况,两足之间的距离做相应调整;三、两臂距地面的高度及掌形亦随练功的深入与所示心法之不同而做很大的变化。所以太乙铁松派的大字桩因学人依太乙铁松所传承的“三桩九法”之次第闻真而有差异。
桩形正确,心法合理运用是决定武功能否提高之关键。而执印、真诀(有行功要领、谱文、诀法、心法等)与心解是决定丹功成就之基石。正所谓“初传唯见形迹出,宗传始悟法心传”。由此可见,心法惟有经过宗传才能得习,得悟,它决定练功的成败。那么何为心法?所谓心法,是一种练功的手段,是通过神思与意识之作用而实现某种练功的目的。从狭义而言,心法是在练功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形体与神识的方法与手段。从广义上来说,桩形之窍要、手印之隐真,真诀之密语,心解之玄妙等均都有心语示之,亦谓之心法。心法以及其正确运用,加之与心法相关的诸多因素皆非函授可得,可悟。因此笔者反复强调真正的武功丹法必须通过面授习之,函授绝难得其真功。诸公若以客观明智之心态尝试便可识其真伪。
心法自古密传而难求。得心法者,上功最快、最易。依十三代师辈所言,一桩,若得其心法而操习较之得其形而行功,前者功效将强于后者数倍。公论以为“太极十年不出门”,但太极拳传播之中流砥柱人物杨澄甫先生于其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例言中言“有恒者,三岁有成”。依笔者以为,作为太极拳的核心人物,杨公不会妄语胡言。然而杨公何以将众人操演十年而不出门的太极仅在三年之内便可有成?原因在于其“若问功用,则在不用力”之心法。由此,心法对行功功效的决定性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太极拳之“心法难得”才是太极拳拳术多年难成之症结。太乙铁松之大字桩何尝不是如此?笔者于此能够公布大字桩心法也是经过数次征求师辈,师尊有感于太乙铁松功法漫传与嫡传之巨大差距,同意笔者合盘托出并授与学人,以使学人更为深入地了解太乙铁松,并能够于武当浩瀚宗风之中得吸法乳。大字桩心法从宏观上而言有三条之多,因为心法非面授不可,于此松源仅述其上盘之心法一条以抛砖引玉。
“力达四梢”为大字桩桩法之至极所求,大字桩之至极功效,是实现大字桩罡气护体之关键,是丹经武学中不可缺漏的重要理法。暂且不谈“力达四梢”,习练者如何能做到习练大字桩过程中力贯于手之梢节呢?大字桩之上盘心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大字桩上盘心法要素即为:……(大字桩之心法上传于“口传心授”,进入阅读)所以学人只能依靠明师面授来指点迷津,并经习功者自悟其意来达到完美之境。笔者《诠释大字桩》,言之心法,释其心法,学人通读全篇并依之习练必会有其所得。即使如此笔者也依然建议学人应经明师面授为佳。
大字桩之理论依据可参照太乙丹经十二穴。因为论述颇为繁杂,笔者略去,望读者见谅。
太乙铁松派的大字桩内含深奥,其乾坤八法,终极效用等诸多密隐至今仍在嫡传血脉中流传。如今,大字桩在泛传中似乎渐渐处于被冷落地位,但太乙铁松传人仍有提倡大字桩作为第一桩之说法,这或许是出于其百分之百不出偏差的功效吧。然而从大字桩上审视祖师开创以武挡道之旨在如今还留有几多印记?叹诸多学人仍深陷歧途而不返,如此悲怜!
 
十一、松源大字桩之心语
大字桩之理法仅为太乙铁松法脉之冰山一角,因笔墨所限,仅就学人问及笔者之事宜,笔者籍己多年所习之感悟,再据师尊言传身授而于此驰笔为迹。本篇学人之“问询”涉及武当源流,先贤往事,法脉传承,太乙理法,以及大字桩理法能否公开等诸多方面。笔者未敢妄言,曾几度详细问询师尊,神思于新言旧曲,摇笔为文。如今,笔者仍存言犹未尽之感,待与读者学人齐聚笔者专论的玉环桩中,专章畅谈!
由诠释大字桩的血脉传统至其时代特色,笔者回味着“铁松”,感悟着“修真”,反思着“传统”,其神思情理漫波无限。传统文化是一个文化家园,人人都置身其间,生息发展。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文化源流,人人都受到滋润,一生都在吸取其营养或劣质。同样,源远流长的传统修真之文化也以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意识的潜质,渗入修真者的心理深层,融入其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人格定式之中,以其极有规律性、极有生命力的动力形态影响其行走坐卧,喜怒忧思。这一文化如一种生命基因,以其极强的遗传性、衍生性溶化于学人的血液中,动于人们的肌体内,孕育成为一种根性的东西,这种根性代代遗传,造成连续性群体意识。当然我们的前辈并不是把所有继承下来的遗传因子原封不动地传给后人,而是有选择地传播,后世学人在接受时又要有取舍的原则,“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修真文化、武当文化有如长江、黄河之水,绵长悠远,滋育她的徒子法孙,给深入其中之人以启迪、以智慧,以遐思,并在当今社会凸显其完强的生命力,其超强的遗传性更是结出累累的硕果。武当道脉、太乙门、铁松派有着无数的学人在关注着她,热爱着她,传播着她,亦繁衍着她。又有许多后人的血脉中融通她的灵智,骨肉肌肤中浸蕴着她的精粹。诚愿常青的修真文化,武当文化弥漫环寰。愿吾之同道弃已所私,宽以胸怀,持已善念,为这一璀璨的修真文化挥洒热血,并于中实现纯真的自我。
 
十面埋伏鞭·黄龙转尾
弟子微禅于河南洛阳
 
十面埋伏鞭·黄龙转尾
弟子微禅于河南洛阳
 
中华图腾·龙
 
十二、点评“武当大字桩之轻”
原文:
关于武当大字桩,是为威猛之法,初始练的时候,每次站毕。总觉得周身有用不完的力量,且觉得气血充盈,身体发紧(不是僵),行拳走架单操手,发力趟打,也是饱满异常。
专一而修,最大的体会是精力旺盛,体态增强。长力致远,也觉得很轻松,疲惫了一日,闲暇时站站大字桩,立刻精神抖擞。
松源按:
所言之功感与松源所论相合。松源在《大字桩与排桩及其护体罡气》文中概言:“站罢大字桩,体内威猛生之,罡气护体,稍作休息,叫力或行拳顿感力大且无穷无尽之感,深刻体验武者之雄劲无畏,外静内动,静动相承,互为缘起,如此美妙之境,境中体现出如此朴素的哲学理念,会令诸多入门学人为之忘我。”(详见《大字桩与排桩及其护体罡气》)
原文:
几位同修问寻,一天修多长时间,我则是只要有空闲,就站几分钟,早晚是专修。
松源按:
大字桩行功时间之长短,一定要依照我授功时的要求。松源再次重申:任何一种功法练功的时间与次数并非多多益善。
原文:
昨日站桩,突然间,觉得下盘轻了,双腿也不在抖动,前辈云:玉树挂宝衣。在恒修大字桩的时候,其只知道站,运用师传正确的心法去站,具体应该站出什么,能站出什么,则了解的很少。
松源按:
我去年南下时,小住易水家,教授松功,总不见其悟,我说“找衣服挂在臂上的感觉”。言下,其有所悟。当我的网站开通之时,寂寞如水在
QQ群中发的一段关于形意拳的文字中有“玉树挂薄衣”,其读后,悟之更深,其内心之喜悦难于言表。因为在其看来,我所言的理法,他找到理论支持点。如今,再次引用“玉树挂宝衣”,可见其的功法理论水平又见高地。松源诚望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辜负我的一片苦心。
正确运用心法必须要如实做到,否则怎么得到功中内密?
原文:
松源师尊尝云:说出你的感受,我就知道你是否站了,站到什么程度了。
松源按:
正确。
原文:
这次,确实觉得不同,松,这个字,大凡练武者都了然,什么是松呢,从前认为,沉就是松,把全身的劲力沉下去,身体不挂力,就是松。但,从今天开始,我否定了自己对松的理解,下盘的松,是一种轻,自带脉起的下盘,是微微发凉的,如同有风吹过,轻轻的,真的好似一件衣服在树上挂着。在这个时候,不会在觉得下盘的苦累而难以坚持,而是一种享受。
站毕武当大字桩,则会觉得举步轻灵,师传武当清虚门步法,行门迈步,则显举步如猫行之妙,言语实在不易表达。
记得总问松源师尊,下盘劲力是如何出来的,师总是微笑说:心法是关键,功架是方法,悟性是桥梁。
诚哉斯言,日日运用正确的心法,精准的功架,恒持的专修。一旦悟到,原来如此。
松源按:
“身体不挂力”,“找身上挂衣服的感觉”,这是教授其之时,为让他理解“松”功所说最多的话。只有松静,气血才能畅顺,气通血通(武当清虚有“三通一平”之理法为证),身体才能轻灵;只有松静,身体才能敏感,周身敏感即可周身听劲。无论通脉温络之健体养生,还是通体听劲之技击搏击皆由松静而出。“松”要“松透”,武当诀云:“大松大软”,我武当门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查。常言“人老先老腿”,其真实内涵是心肺功能的衰退,心主血脉,脉主气,气血为人体的至要,气血衰败人体亦由强变弱。周身的轻灵出在腿上,气血旺盛则身轻体健,其体现在腿灵身轻。轻功,陆地飞陆法,无一不是借腿功之力。大字桩三盘心法是为了实现“力达四梢”,力达于四肢之末促进微循环,即孙络毛络之气与毛细血管之血得到温养输送,如此周身之气血得到最充分的循环,气血通畅,自然百病难生,自然身体轻灵。松源再度细论大字桩,如此,再重读一下松源所论《大字桩之理法》或许此时艰涩理论也变得浅显,深浅同源,深浅同真,松源还是与读者齐聚所著的《玉环桩与自然相约》中,松源也再度鸣笔论说武当太乙十三桩之首桩大字桩。

附录1:练大字桩体会
关于武当大字桩,是为威猛之法,初始练的时候,每次站毕。总觉得周身有用不完的力量,且觉得气血充盈,身体发紧(不是僵),行拳走架单操手,发力趟打,也是饱满异常。
专一而修,最大的体会是精力旺盛,体态增强。长力致远,也觉得很轻松,疲惫了一日,闲暇时站站大字桩,立刻精神抖擞。
几位同修问寻,一天修多长时间,我则是只要有空闲,就站几分钟,早晚是专修。
昨日站桩,突然间,觉得下盘轻了,双腿也不在抖动,前辈云:玉树挂宝衣。在恒修大字桩的时候,其只知道站,运用师传正确的心法去站,具体应该站出什么,能站出什么,则了解的很少。
松源师尊尝云:说出你的感受,我就知道你是否站了,站到什么程度了。
这次,确实觉得不同,松,这个字,大凡练武者都了然,什么是松呢,从前认为,沉就是松,把全身的劲力沉下去,身体不挂力,就是松。但,从今天开始,我否定了自己对松的理解,下盘的松,是一种轻,自带脉起的下盘,是微微发凉的,如同有风吹过,轻轻的,真的好似一件衣服在树上挂着。在这个时候,不会在觉得下盘的苦累而难以坚持,而是一种享受。
站毕武当大字桩,则会觉得举步轻灵,师传武当清虚门步法,行门迈步,则显举步如猫行之妙,言语实在不易表达。
记得总问松源师尊,下盘劲力是如何出来的,师总是微笑说:心法是关键,功架是方法,悟性是桥梁。
诚哉斯言,日日运用正确的心法,精准的功架,恒持的专修。一旦悟到,原来如此。
结语:
武当大字桩之轻,是这几天才出现的,具体正确与否,请松源师尊点评。

附录2:大字桩问题回复与答疑
1、大字桩的确象传说那样上功威猛吗?
松源按:
是的。但是,因为习练者每次行功达不到四十分钟或以上,再加上行功方法的不够准备,所以其功效会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即使如此,如果习功者仍然能够习练十分钟以上,其纠偏差的效果也会十分显著。
2、究竟有多少人以大字桩起步?又究竟有多少人通过修习大字桩而入门?
松源按:
并非所有太乙铁松学人,包括十三代以上师辈皆由大字桩入手而起步。依照传统,太乙铁松的传人或弟子皆应从大字桩而入门。
3、是否有未站过大字桩而入门的前辈?
松源按:
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三代传人之中有未修习大字桩而入门户者。
师尊曾与笔者言道,武当太乙铁松派之中不以大字桩入手,入门者非常稀少。以大字桩入门为铁松之传统。但因时代的原因,或者因习练者自身殊异条件,或者幸遇有师者身旁守护之奇缘,可不修习大字桩而入太乙铁松之门庭,但能拥有如此机遇者,千万中有几?!
4、大字桩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松源按:
其武法内功的目的与功效是“力达四梢”,是实现罡气护体之关键,于武道上另有洞天。
5、大字桩真是太乙铁松第一桩吗?
松源按:
大字桩为太乙十三桩的首桩。武当的宗旨是以“武”挡道,而非以大字桩挡求道者。祖师创宗未示“以大字桩挡天下求道者”。大字桩有着作为缘法桩的古老传统,在“以武入道”为特色的武当太乙铁松派之中视大字桩为修为捷径,以保证修真过程中少出偏差并能顺利登上成功的彼岸。但是,青壮年身弱者,老年体衰者,女性以及具有其它特殊条件者不入此规。
大字桩在以武入道的太乙铁松派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可是,神州大地不以“以武入道”的门派诸多,也并非所有脉传真宗皆以“以武入道”为准则,丹经道藏之中所载“以武入道”之文词寥寥无几。因此,学人莫以笔者所论而妄加推测,各门各派皆有完整修真次弟,一门深入也非易事。笔者以颇多笔墨论说大字桩,旨在令学人明白“不站大字桩就非铁松派传人”的武断、实属可笑。松源而于此深入论述大字桩之理法,仅为武当宗风课教蓝图之片断点滴。武当太乙铁松派有其精透深奥的理法次第,笔者以为可分为之五:修墙补屋、修真气化、炼形成丹、炼丹化胎、乘虹高架。学人应依理法而行修真之实践,切勿仅以某桩某式修与不修,学与不学而论短长。能够得其理法的完整性并能付诸于实践才是至要,诸家法脉无一例外。
6、以前在大学站的大字桩也不知对错,曾站到两个半小时,后来到医院实习就停了,不知以前站的桩算不算与你结缘?
松源按:
我们能够在此处相识既属有缘,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您与铁松派之缘。
松源曾讲学于南宁市三所高校广西大学、中医学院、医科大学及老年大学,并代师传艺教学人习练过大字桩。“不知以前站的桩算不算与你结缘
?”松源文中有语:“习练者与此门户的缘分将以缘法桩的修为程度而定”。
7、看来体弱有病的人不能练大字桩了?
松源按:
不一定。体弱有病仅为大概情况。体弱的程度,有病的类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明:一、松源即淞橼。二、通篇所论述为外传大字桩之妙!外传大字桩行功法要未注录入此,在他篇及函授中全盘托出,目录如下:
 
 

九转八盘龙形掌·龙吐珠
上海弟子葛明敏于2013年
 
武当太乙护门拳·寒犀桩
上海弟子葛明敏于2013
全篇结束!
上一篇:诠释大字桩 第2部分   下一篇:研修:还元法